2023-02-080次浏览来源:网络
(母亲深圳生活22年因居住证问题女儿无法高考)
储朝晖:就是我们要看到这个困难,从家长这个角度来说,也要理解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,作为政府,还是应该有一个积极的态度。首先要把自己的这个情况到底是属于哪一种情况,属于哪一类的情况,应该放到什么程度,把它放一个适当的度,不要一概的把问题的想的更大,或者想象的很难。事实上很多的问题并不像想象得那么难,一定尽可能的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。
评论员:你又开启了一个新的话题,可能从您的角度,认为城市的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务,不是那么难。如果站在城市的管理者甚至站在城市当地的居民来说,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,您怎么协调这两者之间的矛盾?
储朝晖:现有的计划招生体制下面,我们放开对随迁子女就读地高考,会对当地的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,这个影响从两个角度考虑。第一,现有的户籍所在地这些居民的所获得的权利是在计划体制下,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特权,从公平意义角度来说是不符合公平的原则。第二,让自己的孩子在公平的环境下竞争,这本身也是一个更有利的成长和发展环境。
评论员:刚才我们也看了,分为三类,山东、江西门槛比较低,一种像北京门槛比较高,但是我们也看到居在其中的广东,它是属于逐步放开。比如说今年放开高职,到了2016年放开高考,这有没有提供一种模式、一种趋势,以后逐步的有一种时间表和路线图的放开?
储朝晖:在一开始的时候,可能各个地方对自己能够放开多少,有多少容量,然后解决多少问题,可能没有一个准确的估计。在这个过程当中,通过一年的异地高考实施以后,摸清情况进一步来解决问题,进一步的放开,根据实际情况把这个政策放到位,这是基本的操作的模式。
评论员:
这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。好,谢谢储教授,稍后我们有更多的问题给您。异地高考并不是单纯的高考问题,它涉及到系统的教育利益再平衡的问题。我们再继续往下看。
解说:
今年,广东深圳的高考报名人数创下了历史新高,达到了三万九千多人。同时,对于第一次实施的异地高考政策,也让80个外地户籍的考生今年得以在深圳参加全省高职类的高考,他们原本就生活在这个城市。而在深圳市教育局的官方网站,其实今年申报异地高考的考生实际上是144人,那么,是什么原因让剩下的64名考生被挡在大门外。
今天很多媒体都在关注着一个深圳华强职校的异地生,周莎莎。原本成绩优异的她,因为父母没有满足连续交纳三年社保的要求,而错失了此次在深圳参加高考的机会。周莎莎的父母在得知申请条件不够后,也曾努力想着补办方法。但最终还是无法严重的审核条件。
在广东省2013年11月27日出台的条例中,对于考生的申报条件做了明确规定,除了连续交纳三年社保外,还对考生父母的职业、住所、居住证及学生的学籍做出具体的要求,而这些条件义务无疑又将更多的靠身,挡在了深圳高考的门外。
深圳市美术学校学生家长:
她等于今年就不能高考了。再一个她这个是职高不像普通的高中,她可以复读一年再考,它这个职高是没有地方可以复读的。
解说:
林女士在深圳生活工作已经22年,女儿小尼出生在深圳,今年18岁的她,正就读于深圳市美术学校高三年级。林女士曾自以为女儿异地高考的所有条件,但没有想到今年3月份得到通过,她还是在居住证上出了问题。
学生家长:
08年办的居住证,但是办的不是临时的,而是永久的。后面发了那个材料下来说不合格。这个材料是2010年自动把我们转成临时。我们去找公安局,公安局说是教育局给他们说的是一定要一年连续的证明。他们两个就这样推,推了两个月,还只有十几天就发准考证了,他说没有办法回原籍,回原籍,原籍已经过了,这个时间我们也报不了名。
评论员:
改革是仅仅往前走了一小步,从今年反映的现实来看,就有5.6万个考生,换句话说就有5.6个家庭受益。那么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期待,,未来明、年后年这个步子能能迈的内再大一点,口子能不能再大一点我们继续连线储朝晖研究员。储先生您看,这种改革客观的来说,这是倒逼下的改革。2012年的时候的确是从上到下,上面给下面给了一个最后的期限,一定要到2012年之前给出一个解决方案,因此也就倒逼出了12个省市的异地高考的方案。那么怎么把这种倒逼下去的改革,在某种程度上说,倒逼的改革有一种不情愿的感觉在里面,怎么从不情愿,让它变成一种可期待的一步一步往前走的力量?
储朝晖:
首先我们还是看随迁子女异地高考解决了多大问题。事实上我们算起账了,每一个随迁子女年龄组大约是在全国有一百万人,这个5.6万人只解决的1/20。
评论员:
我们这有一组数据帮我们解答一下,现在全国进城务工人数2.6亿,截止到去年年底,全国义务阶段的随迁子女的人数1277万人,刚才您又说,可能现在每年又有大概一百左右的随迁子女是要参加异地高考。100万和1277万是什么关系。
储朝晖:
讲到一百万是整个义务阶段,我们讲一百万是每年要参加高考的这个年龄组的人数。
评论员:
也就是未来每一年要大概一百万的人参加异地高考,您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吗?
储朝晖:
在全国不是很大的数字,因为它是是分布在各个省市。从目前来看,我们从里面解决了一千万里头的1/20。各个地方的政府还是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解决这个问题。而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,从这个角度来说,各个地方政府把自己的资源或者政策用足用活,想办法解决这些人的问题。
评论员:
您还是需要跟我们解释一下一百万。也就是在未来若干年的过程中,每年大概有一百万左右的高考考生要参加异地高考。这个数字,就即便对于北上广核心城市来说,如果消化它,更何况不仅仅这三个城市消化这一百万的异地考生,您觉得难不难?
储朝晖:
这个有一定的难度,我们不能说没有难度。但是在各个地方要根据自己的情况,要制定一个政策,解决哪一部分的问题,我不能解决哪一部分的问题,这个有一个明确的交待,让公众感觉到是有道理的,能够说的通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,还有很重要的一点,及时的推广整个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,就真正打破我们现有的计划招生体制,在这个基础上,让高校和考生之中相互的选择,这样一来就没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问题了。
评论员:
两个问题,一方面是对于北上广这种既得利益的享受者来说,不管从上到下恐怕都不愿意打破这样的一个现有的秩序,因为他们是现有秩序的享受者、得利者。在目前这种情况下,怎么能够打破这种看似非常坚固的这种分离?
储朝晖:
还是要积极的想点子、想办法,平衡各个方面的利益。同时一个大的目标,我们是建立公平公正的高考招生制度,在这个制度下是不能保护一部分的利益而损害另外一部分的利益。
评论员:
现在的确是在逐步开放异地高考。但是,目前的这种计划的招生体制并没有变,每年给各省多少个名额,每面各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,在这两个没有变化的情况下,怎么能够未来异地高考能够有序、有效的实施。
储朝晖:
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的精神,未来的大的方向是要改变计划体制。那么在计划体制没有改变之前,各个地方能够做的就是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,作为我们随迁子女就读的高考基本的工作目标。然后长远的在去朝这个目标一步步的实施。近期要做的是现有自己的资源用足,尽可能的解决这些随迁子女的问题。
评论员:
好,非常感谢储朝晖研究员。异地高考的背后涉及到的是户籍问题,是社保的问题。异地高考它所涉及的范围之广,所牵扯的利益之深,远非其他的教育话题可以比拟。但是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,因为教育公平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公平,我们知道它难,却偏偏要知难而进。
相关新闻:异地考生因父亲社保差3月无缘今年高考(图)
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经本站整理和编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、交流和学习之目的,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,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,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。管理员邮箱:y569#qq.com(#转@)